浙大95后博导:从科研“破壁者”到球场“破局者”
浙江大学95后博导吴亦全,堪称“跨界卷王”。白天,他是数字法学界“破壁者”,探索研发法律大模型;傍晚,他成“浙BA”球场“破局者”,带领球队拼杀。五冠加身···
2025-07-23
在大众的认知里,科研工作者常与实验室、数据和论文相伴,而篮球运动员则活跃在球场,挥洒汗水。但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亦全,却将这两种看似不相关的身份完美融合,展现出令人惊叹的“A×B面”人生。
7月17日,2025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杭州东部赛区预选赛激战正酣。身披10号战袍的吴亦全,如同一把出鞘利剑,在赛场上频频“破局”。首节末段,他突然爆发,三分远投、两罚全中,最后飘逸上篮拿下9分,瞬间点燃全场激情。整场比赛,他得到22分,其出色表现被队员们评价为“有颜值、有态度,更有实力”。
吴亦全本硕博均就读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时期,他曾担任浙江大学普通生男子篮球队队长,带领球队五次获得浙江省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甲A组冠军,三次入选全省最佳阵容。篮球贯穿了他的整个求学岁月,那些读书时期结识的球友,至今仍保持着密切联系。
作为队长,吴亦全十分重视团队建设。他认为“场内的默契来源于场外的相处,作为队长最重要的就是球场外的沟通管理”。训练结束后的聚餐,学长学弟在专业学习和技术训练上的“传帮带”,这些日常点滴凝聚起了团队的团结和默契。
然而,吴亦全的精彩远不止于球场。学生时期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他,如今却从事着数字法学的研究工作。这一跨界尝试,起源于他大三时随导师接触的“智慧司法”科研项目。这段经历点燃了他在数字法学领域的探索热情,使他逐渐将研究转向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场景中的应用。
目前,吴亦全所在团队正在探索研发和训练法律大模型,并尝试逐步将其推广到教学、科研等领域。他表示:“可以理解为法律专用版的大模型,因为法律是垂直领域,专业性要求较高,所以我们既要探索技术创新,又要确保技术向善。”
作为博士生导师,吴亦全还承担着教学和学生培养的工作。他的学生既有计算机专业的,也有法学生,团队构成多元交叉。他鼓励学生们各自分工,互相交流,碰撞出新的火花。同时,他要求学生们做科研要有问题导向的思维,先明确问题,再思考方法和设计实验,这样工作才能严谨,形成逻辑闭环。
吴亦全的“跨界人生”并非偶然。他认为科研不是生活的全部,兴趣和热爱作为调节,能让性格发展更全面,也会帮助自己跳出来看问题。在他眼中,科研和篮球有共通之处,篮球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的不确定性,这考验着临场应对能力;科研上遇到问题同样要保持冷静,保持良好心态。
日常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但吴亦全努力平衡好工作和生活。每天傍晚是他的解压时刻,他会在篮球场上一边思考问题一边运动出汗,让身体调节到最好的状态。谈及精力分配的诀窍,他表示:“我并不算高能量的人,但是我会排序各项事务的优先级,提高效率,热爱驱动。”
浙大95后博导吴亦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打好球、做好事”的人生信条。他在科研和篮球两个领域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和热情,成为了真正的“六边形战士”。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有热爱和坚持,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最新资讯
浙大95后博导:从科研“破壁者”到球场“破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