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闭眼买”到“不敢信”,山姆会员店神话崩塌

发布于:2025-07-23 阅读:3
近日,山姆会员店因上架好丽友派等商品引发争议,其选品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加剧会员不满。曾经受消费者信任的山姆,如今面临信任危机,会员有“逃离”趋势。这背后反映出山姆扩张与供应链失衡、本土化策略失败等问题,也体现了中产消费心理的变化。

山姆会员店,这个曾经在中国线下会员店业态中堪称标杆的品牌,如今却陷入了舆论的漩涡。曾经消费者对山姆是“闭眼买”的信任,如今却变成了“不敢信”的质疑,山姆会员店的神话正在崩塌。

山姆会员店

近日,山姆会员店在国内上新了一款售价49.9元、内含48枚的好丽友派产品。该商品宣称“减糖80%”的同时“增加30%可可成分”,且为山姆渠道限定,然而实际口感却“甜到齁嗓子”,这一宣传与实际的落差引发了部分会员的强烈不满。这款号称“减糖健康”的商品收到了300多条差评,有消费者愤怒留言表达自己的失望。作为紧急公关,好丽友派已经从山姆APP中消失,但会员们依旧不买账。

与此同时,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山姆新上架了卫龙、盼盼、徐福记、溜溜梅、泸溪河等国民大众品牌,而像台湾风味太阳饼、低糖蛋黄酥、经典米布丁等多款独家研发的口碑尖货则被“悄然下架”,这让广大会员感受到了一种浓厚的“背刺感”。

山姆会员店选品

从1996年8月在深圳福田第一家门店开业,山姆会员店已经成为中国线下会员店业态的标杆。今年4月9日晚,沃尔玛中国总裁兼CEO朱晓静在2025年沃尔玛投资大会上透露,有8家山姆会员店将突破单店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7亿)销售大关。不仅如此,山姆会员店也撑起了沃尔玛中国,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山姆中国2024年销售额很可能突破1000亿元,而沃尔玛中国2024财年营收为2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73亿元),这意味着沃尔玛中国有70%的销售额来自于山姆。

然而,如今这个“神一般”的会员店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大劫”。每年缴纳260元(680元)会员费的中国消费者有“逃离”的趋势。消费者对山姆逐渐“祛魅”,曾经山姆一贯奉行“少而精”的极致主义,其自有品牌Member’s Mark,覆盖食品、日用品、母婴、健康等多个核心品类,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商品价值。许多山姆粉丝直言,在山姆买到的一定靠谱。但如今,这种信任正在崩塌。

一位7年的山姆卓越卡会员王先生表示,牛肉的质量下降,荔枝不新鲜,水蜜桃没味道,线上买的车厘茄打开都烂了。而且很多款以前经常买的产品都下架了,他感觉会员权益还不如国内连锁,到期后不会续卡了。在当下食品安全和健康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于“极致性价比”和“营养健康化”的需求愈发强烈,山姆恰好踩中了消费者的“痛处”。一位食品分析师表示,山姆的核心价值在于为会员把关品质,品牌一旦有过争议,即使推出新配方,也很难立刻消除消费者的疑虑。

消费者信任危机

近年来,山姆的“严选承诺”似乎正面临挑战,在选品上屡次出现问题,如黑金刚莲雾中吃出蠕虫、牛奶出现絮状沉淀物等。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山姆会员店的投诉已超过1万条,主要集中在奶粉异物、食品发霉、酸奶变质等食品安全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山姆会员们纷纷质疑其“提供高品质、差异化、极具价值感商品”的承诺。

除了消费者信任方面的问题,山姆的供应链优势也不再明显。“选品降级”的背后,是山姆正在消失的供应链优势。此前山姆与上游供应链品牌“共创”是其“拿手绝活”,但如今,在供应链端越发透明的情况下,中国本土零售企业也能够向上深入供应链源头,与山姆进行新一番较量。

以盒马为例,其自营品的逻辑是跳过中间环节直接与厂家合作去研发、生产新品,并且直接专供零售商,这与山姆与品牌方共创几乎异曲同工。京东七鲜通过“农户直通车”模式建立起超过百个直采基地,胖东来与酒企的合作也愈加深入。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寻找“源头好货”,如1688会员店定位为“线上版的山姆超市”,拼多多从“百亿补贴”加码到“千亿扶持”,推动更多产业带源头商品直抵消费者。

从商品端把控,在服务端升级,推动中国线上线下零售业态不断更新,这是消费者对山姆“祛魅”的根源所在,而不仅仅是因为选品。山姆会员店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巩固优势,导致供应链出现议价压力,最终爆发出山姆选品风波。这或许是中外零售品牌竞争的一个重要节点,山姆会像它的前辈家乐福们在中国遭遇“滑铁卢”吗?这值得整个零售行业深思。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山姆会员店 选品风波 消费者信任危机 零售行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