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区“遛狐”风波:异宠管理难题待解

发布于:2025-08-05 阅读:0
今年2月起,上海松江区一小区有居民遛北美赤狐,引发众人担忧。狐狸野性及安全问题成焦点,居民盼相关部门处理。同时,异宠管理在归置和执行上有漏洞,各部门说法不一,专家建议健全联动机制。

近日,上海松江区洞泾镇塘和家园登云苑小区发生了一件引发居民广泛关注和担忧的事情。从今年2月开始,小区里经常能看到一位邻居牵着一只北美赤狐在小区内遛弯。

北美赤狐

居民王女士经常带孩子在小区散步,多次看到这只狐狸。有一次,狐狸蹿得很快,女主人力量不够,差点拉不住,狐狸差点冲撞到老人和孩子。王女士很担心狐狸会撕咬小朋友、冲撞到老人,对居民人身安全造成危险。

5月31日,这只狐狸独自在绿化带徘徊,女主人在业主群求助寻找,这让王女士更加忧心。她觉得狐狸有野性,看管不善可能会伤及居民,希望有关部门能把狐狸送到林区等其他地方。

小区里能不能养狐狸,在业主群里引发了激烈争议。张先生不支持在小区养狐狸,他认为狐狸具有野性,身上携带细菌,攻击性较强,在小区养不合适,喜欢宠物可以有很多其他选择。

居民们通过市民服务热线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但至今未得到有效答复。居委会表示上门通知过养狐狸的家庭,派出所称狐狸不归他们管,认为应归林业局管。王女士认为,即便有证饲养,也不代表能在小区随意遛狐狸。

记者了解到,狐狸主人王先生和爱人都是动物爱好者,这只狐狸叫“未央”,是北美赤狐,是外省开养殖场的朋友送的幼崽。王先生称已带狐狸接种3针疫苗,还在广东省林业局官方留言板问询过,当地林业局答复饲养北美赤狐不需要办理人工繁育等行政许可。他觉得国家法律没禁养的就可养,“未央”没接触过野外环境,性格温和,他遛狐狸常选深夜,会注意控制与人群的距离。

异宠管理

然而,动物专家对此有不同看法。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何鑫表示,国内目前没有将赤狐驯化为宠物的先例,若作为宠物饲养或出售,其来源是否正规需有关部门进一步确认。赤狐驯化成功案例少,仍有野性和攻击性,需要较大活动空间,且其尿液气味刺鼻,不适合在居民区饲养。

松江区林业站牵头召集多部门召开协调会,确定北美赤狐在管理上属于畜禽,应由区农委管理。区农委执法大队认为,根据相关规定,市区内禁止饲养畜禽,此事应由城管执法部门跟进。但松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称,养狐狸属“宠物”管理范畴,与城管无关。

这一事件折射出当前“异宠”管理在归置和执行上存在漏洞。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居民适宜饲养宠物范围和类型的指导,可尝试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动态调整清单内容。同时,要健全相关配套的协调和联动机制,让专业部门配合城管完成执法工作。

如今,上海街头异宠热潮不止狐狸一例。今年初,徐汇滨江一带出现男子骑车遛水豚、有人牵驯鹿和雪貂等情况。这些异宠可能带来公共卫生威胁、生态入侵危机,还存在法律灰色地带。国家疾控局警示,异宠可能携带病原体,会导致疾病传播,必须严格管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

面对异宠管理难题,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完善相关法规和管理机制,以保障居民生活安全和城市和谐秩序。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上海小区 北美赤狐 异宠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