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起猥亵案件敲响法律与安全警钟

发布于:2025-07-21 阅读:3
近期多起猥亵案件引发关注。有醉酒车主猥亵女代驾,也有无资质心理咨询师猥亵青少年,还有猥亵男童案例。这些案件凸显了不同领域安全问题,也体现法律对犯罪的制裁,同时为各行业规范管理和未成年人保护敲响警钟。

近期,多起猥亵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案件涉及不同场景和群体,凸显了安全问题的多样性和法律制裁的必要性。

猥亵案件

在代驾行业,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2018年,宝坻区章某某酒后找代驾,借酒撒疯对女司机简某某实施猥亵,最终被法院以强制猥亵罪判处拘役4个月。2025年,女代驾汪小美也遭遇醉酒男乘客陈天豪的猥亵。事发时,汪小美按订单送陈天豪回家,陈天豪在到达目的地后突然对她上下其手。汪小美奋力挣脱并报警,一审法院仅判对方口头道歉,她选择上诉。二审法院认为陈天豪行为性质恶劣,改判其赔偿2000元精神抚慰金并当面道歉。这起案件中,汪小美的勇敢维权为更多人树立了榜样,也提醒夜间工作女性遇到骚扰要及时报警。

而在心理咨询行业,也存在着严重的乱象。上海的孙某某无相关资质,却打着“20年以上咨询经验”的幌子,号称能帮青少年提分,以拍打臀部、抚摸身体等方式对未成年人实施猥亵。法院以猥亵儿童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4个月。该行业鱼龙混杂,部分机构交钱就能领证,一些“心理咨询师”头衔和履历造假。青少年及其家长在选择心理咨询服务时,往往难以辨别机构是否靠谱。全国政协委员刘艳建议加强行业准入和日常管理监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未成年人保护

另外,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猥亵男童案件,撕开了大众对男童性保护“关注盲区”的面纱。2023年11月,被告人阿某将12岁男孩李某诱至家中实施猥亵,法院以猥亵儿童罪判处阿某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这警示全社会要重视男童权利保护,法律守护未成年人权益不分性别。

在网络环境方面,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近年来,网络欺凌、隔空猥亵等不良网络信息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暑假期间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增多,此时开展整治正当其时。行动要求加大整治力度、加强平台建设、形成社会合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防火墙”。

这些案件和举措都表明,无论是线下的代驾、心理咨询场景,还是线上的网络环境,都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同时,法律的制裁也彰显了对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猥亵案件 代驾 心理咨询行业 未成年人保护 法律制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