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囊旅游”走红,解锁旅游新体验
今夏,“窝囊旅游”火了。“窝囊爬山”“窝囊漂流”“窝囊蹦极”三件套,门槛低成就感高,适合全家。它体现游客旅游需求多元,景区精准洞察游客心理,激发出文旅···
2025-07-27
最近,“窝囊旅游”成为旅游界的新潮流,“窝囊爬山”“窝囊漂流”“窝囊蹦极”这“窝囊旅游三件套”受到了不少游客的欢迎。
先看看“窝囊旅游”的具体项目。站在蹦极台上,奋力一跃,没有自由落体的刺激,只有被绳子紧紧拉住,在空中缓慢匀速下降。几百米的高山,坐着扶梯20分钟就能登顶,不但能一览众山小,还能躲避风吹日晒,有的扶梯两侧还安装了降温喷雾装置。还有那漂流,没有颠簸和激流,在不足1米的水面上躺平,随着水流缓慢漂流,十分安逸。
与传统旅游项目不同,“窝囊旅游”主打的是低门槛、高成就感的旅游体验。它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不高,全家老小都能参与,是真正的“合家欢”项目。对于不敢玩又想体验、还想出片的游客来说,更是友好加倍。没了速度冲击,方便进行“形象管理”,出片轻而易举。以前一天只能爬一座山,现在玩完“窝囊旅游”,下山后还能去打卡夜市,也不觉得疲惫。
用“窝囊”自嘲,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的接纳。接纳对高空的恐惧,接纳所谓“不勇敢”的一面,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只专注自己的放松和愉悦。从“特种兵旅游”到“窝囊旅游”,反映出人们旅游需求的多元化。有人喜欢极速、高效旅行,有人则无法在克服困难的旅行中找到快乐,“舒服”才是他们最看重的。
“窝囊旅游”的出现,也体现了各地景区对游客不同心理的精准洞察。景区考虑到更多游客群体的需求,对项目进行差异化设计,激发出了文旅市场更大的潜力。不过,景区的管理措施不能“窝囊”,门槛再低也要把安全保护放在第一位。夏天游玩项目多,景区要加强防护,合理控制客流量,让游客安全结束旅程。
“窝囊旅游”的走红,还与社交网络的传播有关。某旅游平台调研显示,62%的年轻人将“能出片”列为体验选择的首要标准,远超“刺激程度”的占比。在短视频时代,“半吊子勇敢”成了可炫耀的社交资本。“重在参与,舒服就行,姿势要帅”,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旅游选择。
从更深层次看,“窝囊旅游”反映出年轻人生活追求和消费理念的转变。过去旅游是征服自然、挑战自我,现在年轻人更愿为体验感和舒适度付费,追求在轻松氛围中放松身心。这股潮流为旅游市场带来新机遇和挑战。部分景区项目同质化严重,“窝囊旅游”的出圈证明细分市场和满足情绪价值才是突围关键。文旅产品和服务开发要紧跟年轻人需求变化,注重情感满足。
总之,“窝囊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潮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也为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在享受旅游乐趣的同时,我们也期待景区能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让每一次旅行都成为美好的回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今夏,“窝囊旅游”火了。“窝囊爬山”“窝囊漂流”“窝囊蹦极”三件套,门槛低成就感高,适合全家。它体现游客旅游需求多元,景区精准洞察游客心理,激发出文旅···
2025-07-27
7月22日凌晨,故宫购票小程序升级异常,7月22 - 28日票额、票种、票价显示错误,出现2分钱门票。故宫表示异常订单票款原路退回,预约成功观众可凭证件到指定窗口···
2025-07-23
近日多地景区接连发生特技演员高空坠落事件,如新疆伊犁、吉林长春等地。这些事故暴露了安全措施漏洞和管理责任模糊等问题,引发公众对景区高风险项目安全管理的···
2025-07-23
本文讲述了各地守护城市记忆的故事。正定因文物保护文旅出圈,常德老西门重现古城记忆,柳州东门城楼见证城市兴衰。还有天门邓千武、渝中区等为守护历史努力。这···
2025-07-22
近日,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的“空中电梯”已封顶,工程总体进度达98.2%,计划9月底通车。游客乘电梯不到1分钟可直达主塔顶部,还能体验空中漫步···
2025-07-21
最新资讯
“窝囊旅游”走红,解锁旅游新体验
故宫购票系统异常,异常订单退款且可免费参观
景区特技演员坠落事件频发,安全监管引关注
守望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
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将通车,开启桥旅融合新时代
峨眉山“人猴大战游客坠崖”谣言追踪:真相与警示
盛夏正确用空调,健康节能两不误
杭州余杭多小区自来水异味事件:原因待明,居民担忧
美游客米兰戴金链遭割喉抢劫,欧洲旅游安全引关注
8月1日起,丽江古城征收50元维护费引关注